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网首页  |  网站地图
收藏本站  |  在线留言

热搜 : 文旅产业 乡村振兴 特色美食 网红推荐
主页 > 文化 > 正文

让传统文化传承花红果硕

时间: 2017-04-13 09:05    
来源: 内蒙古日报   作者:chngtp.com

让传统文化传承花红果硕

      背诵是“根”

      中国的学术史上有汉学宋学之争,简而言之,汉学重训诂,注重的是文本解读;宋学重阐发,注重的是思想发挥。两者各有所长,应该互补。但我认为,宋学应该建立在汉学的基础之上才有意义。你对文本都没有吃透,怎么进行阐发呢?这次央视开了一个很好的头,整个诗词大会的亮点就是背诵。

      对国学,对诗词,就是要先老老实实地背诵,它是学习传统文化的根本,没有这个根,开花结果从何谈起?应该说,这种方法的本身就是一个良好的传统。书声琅琅,永远是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,一个充满了正能量的社会,就应该用“琅琅”的读书声,去压倒“沙沙”的麻将声,“哔哔”的游戏机声。

      我们千万不要低估了人的背诵能力。历史上“博闻强记”的人多如牛毛,唐代安史之乱中的烈士张巡便是其中之一。韩愈的《张中丞传后叙》中有这样一段记载:“(张)巡长七尺余,须髯若神。尝见(于)嵩读《汉书》,谓嵩曰:何为(为什么)久读此?嵩曰:未熟也。巡曰:吾于书读不过三遍,终身不忘也。因(于是)诵嵩所读书,尽卷(读完),不错一字。嵩惊,以为巡偶熟此卷,因乱抽他帙(其他卷)以试,无不尽然(都是如此)。嵩又取架上诸书(其他书),试以问巡,巡应口(随口)诵无疑(无障碍)。”

      据估算,一个人在小学阶段完成背诵《唐诗三百首》的任务,应该是没有问题的。要知道,《唐诗三百首》本来就是一本“蒙学之书”。

      理解是“苗”

      旧时私塾里的读书情景:教书先生据案而坐,案上一书一戒尺,书是自己看的,戒尺是用来打学生手心的。开学一个月,教书先生很悠闲,布置给学生的任务,就是背书。某个学生自认为背出来了,就到老师跟前背,一个滞顿,一记手心。罚下去重背。一个月后,大家都滚瓜烂熟了,老师才开讲。这便是“开蒙”的过程。

      理解就像一棵苗,它是必须长在根上的。但是反过来,根上如果不长苗,那么就只能永远埋在泥土中,而变得毫无意义。这就是背诵和理解的辩证关系。

     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,古诗词更是世界文化中的瑰宝。这同样可以从外国人对它的酷爱中得到印证。在“文化杂咏一百首”中讲到两件事情:

      其一曰“魅力”:“古道西风韵最佳,剑桥揖别赴光华。两年休学从头学,魅力无边《天净沙》。”其下注云:“英伦学子柏森文,出身贵族豪门,入剑桥法律专业,三年级矣。忽一日,从友人处闻马致远《天净沙》,竟为其景其情所迷。遂休学两年来复旦专攻古诗词。中国传统文化之魅力于此可见一斑。此亦可为一味崇洋,妄自菲薄者戒。”

      其二曰“震撼”:“法兰西有娇娇女,为学中文离故土。有幸解听《长恨歌》,泪飞顿作倾盆雨。”其下注云:“余讲古诗文久矣,某次至《长恨歌》,且读且解,至玄宗思杨之句:行宫见月伤心色,夜雨闻铃肠断声。忽有一金发碧眼女郎哭失声,四座愕然,良久乃止。询之,为法兰西巴黎七大之研究生,来复旦进修者。由此知《长恨歌》之震撼力,至大至巨。此亦为中华传统文化魅力之又一例。”

      中国文化原本是由黄河与长江共同组成的。诗经和楚辞分属两个不同的地域文化系统,两者并不存在明显的传承关系。而两者的最后融合,产生的便是我们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。

      创作是“花”

      创作上的评判标准是永远无法统一的,比如“三曹”的孰优孰劣问题,也是迄无定论。钟嵘的《诗品》,把曹植尊为上品,曹丕列为中品,曹操则是下品。但刘勰则为曹丕鸣不平,他在《文心雕龙》中说道:“魏文(曹丕)之才,洋洋清绮。旧谈抑(贬)之,谓去植(曹植)千里。然子建(曹植)思捷而才隽,诗丽而表逸。子桓(曹丕)虑详而力缓,故不竞于先鸣。文帝(曹丕)以位尊减才,思王(曹植)以势窘益价,未为笃论(确论)也。”而近代学者刘永济则竭力为曹操翻案:“唯列孟德(曹操)于下品,以为劣于二子,则不免囿于重文轻质之见。实则武帝(曹操)雄才雅量,远非二子所及。虽篇章无多,而情韵弥厚。悲而能壮,质而不野。无意于工,而自然谐美,犹有汉人遗风。此乃天机人力之分,非可同日而语也。”

      我说创作是花,花是应该长在根苗的基础之上的。它是整个学习诗词过程中的一个环节。在这个过程中,“知行并举”是十分重要的。知而不行,终觉“隔”;行而不知,终觉“薄”。

      现在,诗词创作很热,据不完全统计,全国的诗词创作者多达200多万。但是真正会写的(不是说写得好的)恐怕百不及一。

      这就牵涉到诗词创作究竟为什么的问题。我的观点很明确,创作就是为了传承。我们创作诗词,并不是为了在当今的文坛上出几个李白杜甫,实际上也绝对出不了李白杜甫,这是因为李白杜甫的时代早已过去。当今社会之所以提倡诗词创作,目的只有一个,那就是为了更好地继承弘扬我们的中华文明。

      做人是“果”

      学习诗词的最终目的,就是为了学习做人。这就是所谓的“诗教”。所以在学习诗词的整个环节中,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环便是“果”,便是怎样做人。

      诗歌与为人处世的关系极其密切,孔子就是把《诗经》作为一本教科书的,他说:“小子何莫学夫诗?《诗》可以兴(提高文学修养),可以观(提高观察能力),可以群(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),可以怨(把握批评的尺度)。迩之事父,远之事君;多识鸟兽草木之名。”在另外一个场合,他又教导自己的儿子说:“不学诗,无以言”。可见,诗教在育人树人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。这是因为,诗歌是人们最喜闻乐见、易诵易记的文学样式,从小背诵、天天背诵,自然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。

      有些诗词作品,具有很好的警策作用,是可以作为我们生活中的座右铭的。比如欧阳修的《画眉鸟》:“百啭千声随意移,山花红紫树高低。始知锁向金笼听,不及林间自在啼。”这首诗不仅道出了自由的无价,对于当今社会存在的“金丝鸟”现象,也是一种警示。

      这类例子举不胜举,的确是需要我们好好学习的。(据《新民晚报》)

      央视“诗词大会”第二季播出之时,虽不能说是“万人空巷”,但其收视率之高,在文化类节目中令人瞠目。人们欣喜地看到,重拾传统文化,重振民族之魂,已经具备了“天时、地利、人和”的条件。

      诗词大会之后应该做些什么?借用白居易“根情、苗言、华(花)声、实义”的比喻谈一点自己的浅见。

【声明】①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网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②凡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网的原创文章,转载时请 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“来源: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网”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或将追究责任;③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,均为原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网的价值判断。④如涉侵权稿件,请立即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网联系,我们将及时处理。

  • 首发!新疆文旅宣传大片震撼来袭

    05-17 14:57

  • 云南最新宣传片,书记省长一同向世界推介

    04-26 22:10

  • 【纪录片】老广的味道 第二集 偏(2016)

    03-23 18:35

  • 【纪录片】老广的味道 第三集 时(2016)

    03-23 18:33

  • 【纪录片】老广的味道 第四集 精(2016)

    03-23 18:32





  • 关于我们 | 合作伙伴 | 商务合作 | 免责声明 | 人才招聘 | 联系我们 | 网站地图 | 版权说明 | 意见反馈 |
    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网

    从一小点,可看出大千世界!
    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网-带你从门里向外看世界
    聚焦文旅产业发展新趋势,
    助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
    联系我们
    香港九龍灣宏光道8號創豪坊2樓225號06室
    香港:852-39068506 林先生13710893341
    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麓湖路3-5號11棟二樓
    内地:020-83172409 刘先生13924039921
    合作媒体:
    人民网 新华网 南方网 广东电视台
    央视网 中国日报 国际在线 环球网
    今日头条 腾讯网 搜狐 网易 凤凰网
    艺述中国 爱奇艺 优酷 全域影视传媒
    Copyright©2017《文化旅游》杂志,All Rights Reserved 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网 版权所有    粤ICP备16023804号-5